今天是第26个全国爱眼日。我们经常听到脑梗、心梗等疾病,但你听过可能会导致失明的“眼梗”吗?
作者
赵培泉、费萍、罗佳
1、什么是“眼梗”?视网膜动脉阻塞(RAO),俗称“眼梗”,是一种眼科急诊,每年发病率约1/。
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血栓栓塞、血管痉挛及血栓形成等阻断视网膜动脉血流,阻塞的视网膜动脉所供应区域由于急性缺血使得视网膜内层缺氧坏死,继发视网膜水肿。
和脑梗、心梗相比,眼梗的血管梗塞部位是眼部,视网膜动脉阻塞出现后,不会出现疼痛,而是表现为突发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引起不可逆的失明。
图1
A为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水肿,黄斑中心呈樱桃红色改变;B为左眼正常眼底。
图2(来源:Kanski临床眼科学)
A可见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B为荧光照影显示由于视网膜水肿导致的背景荧光遮蔽。
2、得了“眼梗”怎么治?由于视网膜对缺血非常敏感,且有研究表明视力恢复的程度往往与发生视网膜缺血的总时间相关。
因此,在发病后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早期治疗可改善视力!
传统的保守治疗包括扩张血管、降低眼压、吸氧、抗血小板凝集等,然而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仅有极少部分患者的视力能得到改善。
溶栓治疗被发现具有较好的疗效,从理论上讲,及时地溶解血栓和栓子也可以减轻后续的视力丧失。
3、溶栓治疗知多少?溶栓治疗包括全身静脉溶栓和动脉内局部溶栓。
1)静脉溶栓:
静脉输入纤溶酶原激活剂作用于纤溶酶原,使之转化为具有活性的纤溶酶,后者使不溶的纤维蛋白裂解为可溶性纤维蛋白碎片,从而使血栓溶解。
静脉溶栓比动脉溶栓更为简单快捷,操作简便,但是由于全身用药的缘故存在一些全身不良反应,尤其是颅内出血,安全性不如动脉内介入溶栓。
2)动脉介入溶栓治疗:
将少量纤溶药物直接打到栓塞处,从而使得栓塞解除,血管再通,改善视网膜血流灌注和恢复视力。
多项研究表明,动脉介入溶栓治疗相较于保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视觉功能,且发病时间越短,治疗效果越好。
图3动脉溶栓的患者在溶栓前后的超选眼动脉造影对比图
A为溶栓前眼动脉环显影不清;B为患者溶栓后眼环显影(箭头所示)
作者简介
赵培泉博士,教授上海交通大医院眼科主任,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眼科视觉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担任国际眼科联盟糖尿病眼病防治特别工作组委员
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协会理事会理事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擅长:小儿及成人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治。
费萍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及葡萄膜炎相关的工作
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儿童眼健康专委会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科建设与拓展学组委员
海医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小儿视网膜疾病学组秘书
上海市医学会眼科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擅长:眼底病诊治,尤其是葡萄膜炎、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婴幼儿眼底病等,及白内障、青光眼的诊治。
罗佳在读硕士研究生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医院眼科。
研究方向主要是眼底疾病、视网膜新生血管相关。
参考文献:
[1]袁航,谢立科,罗傑,等.视网膜动脉阻塞危险因素和治疗的研究现状[J].国际眼科杂志,,21(3):-.DOI:10./j.issn.-..3.13.
[2]杨明,魏文斌.溶栓治疗在视网膜动脉阻塞中的应用进展[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34(04):5-10.
[3]马建民,杨新吉,李志辉.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介入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纵览,,25(1):1-5.
[4]CugatiS,VarmaDD,ChenCS,LeeAW.Treatmentoptionsforcentralretinalarteryocclusion.CurrTreatOptionsNeurol.Feb;15(1):63-77.doi:10./s---9.PMID:;PMCID:PMC.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