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盐蛇干 > 盐蛇干性状 > 正文 > 正文

寻回自然与生活的美好关系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27 11:54:28
治疗白癜风花费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99614.html

我对世界的认知从家门口那口井开始,那口井是村里唯一冒水的井,我家在雪山脚下的白沙镇,虽是水源地,但是因地势偏颇的原因,在家乡凿口会冒水的井,实在不易,而家门口的那口井,他深度不到两米,一年四季,它的水从没断过。水井不大,旁边有颗硕大的海棠树,听爷爷讲,有些年头了,海棠果成熟时,早起拾果也是一大乐趣,奶奶总会把拾得的海棠果做成果干,果干洗净,切片,晾晒即可。到盛夏时,晒好的海棠果干加一点木瓜干,放少许冰糖熬制,就是盛夏的一道佳饮。

到夏末,那口井周围都会冒出朵朵蘑菇,雪白色伞状,可食。到六更,村里打水的人会陆陆续续多起来,好不热闹。井周围都是各类果树,苹果、梨、李子、桃子等,在这不到三十平的地方找到了自己的舞台。我时常爬到树上,摘果吃,顺道和来打水的人们拌拌嘴。

年2月3日,家乡发生了一次重大地震,而我对那口井的记忆也止于那次地震了,那天家里请来拉木料用于建房的人,傍晚,家里正好在招呼客人吃晚饭,地震来临时,我正好在厨房门口,被厨房逃生的人踩踏,醒来,家已变了一副模样,家里仅有的两栋房子墙体全部倒塌,村里好多房子都倒塌严重,邻里几家聚在一起搭伙吃饭,政府的救济物资纷纷到来,我在帐篷里一住就是一年半,直到倒塌的房屋修缮完毕,那几年,余震不断,半夜都会惊醒。

那口井是因地震被掩埋,还是后来建帐篷填埋的,我没有印象了,也没有再问家人。后来因家里要建房,家里仅剩的几棵果树被搬去菜园里,那个菜园变成我童年记忆不可抹去的记忆,那菜园也因修路后来被政府征用。

与自然为伍是我童年的最佳写照。有关对于自然万物的感情,我想跟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关,幼年时,爷爷带我见识了长在田间地头的一花一木,一蔬一果。爷爷是个残疾人,有腿疾,却是打理园子的高手,在八分田里,一年四季,一日三餐,蔬菜瓜果从未间断的供应着家里的六口人,经常也会送予邻里亲戚。园子里玫瑰、月季、百合、蔷薇、牡丹、茉莉一样不少,每年五月份,正是家乡玫瑰花盛开的季节,爷爷总会用玫瑰花瓣做成玫瑰花糖,存于陶罐中,一年四季可食。

年纪稍长,便开始跟随父母走遍家外的山山水水,家乡的玉龙雪山是一个宝藏,那里应有尽有,而我对于雪山的感情也是那个时候开始慢慢产生,我知道家乡的哪些风物滋养了我。

崇尚自然,是中国人的天性,纳西人更是,是纳西人的天命。一年四季,日夜轮回,生活与自然都在重复又重复,这里的一代又一代的人,就是靠着自然的规律生活着。人们对于可食用的植物更是喜爱有加,清明前后,丽江的天气微转凉,雪山草甸里已陆陆续续冒出龙爪菜,它是一种蕨类蔬菜,口感稍苦,用盐水腌制,存于罐中,可四季食用,与腊肉或火腿同炒,是当地的一个特色菜。

清明前后,也是采松花粉的季节,家乡山上松树多,但是采松花粉却是要费不少力,小时候跟母亲一起采松花花穗,辛辛苦苦背一大麻袋回来,晒干后,收集花粉,去掉杂质,已只剩一小包。小时我体弱多病,常患肺病,润心肺,也经常食用,为了治好我的支气管炎,家人费了不少力,听说娃娃鱼可以治支气管炎的病,家人托一个叔叔,在雪山下的一个湖泊里爪了几只让我食用,后来我因为去奶奶家坟地上坟,路遇湖泊,见过一次,长大后,才知这种生物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实在愧疚。

五月份,是金雀花开花的季节,雪山周边很多山区和半山区都会生长,海拔到米是它生长的适宜环境,金雀花树枝上有很多瘤刺,不易采摘,手一不小心就会扎出血,小时候随同母亲采摘金雀花,被扎过一次,后来不敢上手,就在一旁摘野生树莓吃,不同品种的树莓,他成熟的季节不一,有些树莓刚入夏就成熟,有些要等到中秋前后才可食用。记得有一种橘红色树莓,在中秋前后成熟,在坝区他的颗粒小的可怜,但是从玉湖村上去的雪上半山腰,他的颗粒却是异常硕大,那时候跟着母亲去采野生花椒时,发现了这一硕大的树莓,让我印象深刻。

金雀花对于他的生长环境及其苛刻,只会长在没有受污染的山区,它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当地人喜欢同鸡蛋一起煎炸。

端午前后,村头的那片沼泽地开始热闹起来了,小时候那里是我们放学和假期的乐园。近百亩的湿地是泥鳅栖息的最佳场所,放学后,拿着簸箕、一个桶,三三两两约着就往那里赶,把沼泽地的水排干,排得差不多,就开始筑起泥墙,防止泥鳅从河道溜走,开始用簸箕一舀一舀的把泥水从泥塘里舀出,泥鳅就会随同泥水舀出来,一次一般一两只,运气好的时候,一舀就是四五只,甚是开心。

村头那片湿地也是竹蜻蜓、牛蛙、贝壳的栖息地,偶然也会遇上水蛇在河道在游来游去,那时,对于蛇没有如今那般恐惧,有时候丢一个小石子下去,吓得它四处乱踹,感觉好玩极了。如今,这一片湿地也要被开发成度假酒店。只能存在于记忆里。

六月处暑(农历),迎来了纳西族的传统节日——塔补,纳西族祭祖的日子,因族系不一样,祭祖的日子也有时间上的差异。小时候,早早起来,随同奶奶一起开始准备贡品,点香,奶奶总会说,先祖要好好点香供养,否则逝去的祖辈到祖居地不能得到祖先的庇护,我也不敢怠慢。家里逢年过节,吃饭前总有祭先祖的习惯,家里长辈口念吉祥语,祭供品,才可享用食物,有些传统节日,则要全家磕头,祈愿得到先祖的护佑。现在想想,自己根深蒂固对于祖先的情感,家庭启蒙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到盛夏,各类野生菌开始冒出,牛肝菌、青头菌、铜绿菌、松茸纷纷登场,村头山上有各类野生菌,但是数量不多,走完几个山头,能收获一顿美餐,再远一点,到雪山脚下,雪山下盛产铜绿菌和老人头,老人头和松茸有点像,但是比松茸大很多,开伞的老人头,一个簸箕大小的都有,铜绿菌同坝子的铜绿菌也有差异,没有坝子的饱满,拣拾半天,可以收获一篮,到市场上卖,可以卖上近百元,但是雪山一到夏天,遍地都是蚂蟥,那里的牛羊变成受害者,路过的人也不能幸免,第一次去雪山捡菌子,记得是上二年级的暑假,父母亲害怕我不能长途跋涉,又因会有蚂蟥的威胁,所以没打算带上我,在我的再三哭闹下,拗不过我,只能让我随行,那天雪山刚好下雨,蚂蟥更是猖獗,小腿上爬上了几只,开始拼命吸我的血,初次遇上这一生物,很恐惧,为避免被父母抱怨后悔带上自己,所以强忍恐惧把它抓开,那时我10岁。

后来的几年,到夏日,都会去往雪山捡菌子,有一年,我们一路上山,已到雪山小索道口,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能把人运到雪山顶上的机器,之后再也没有上去过。

从雪山捡菌子一路下来,我们会在草甸上停留,挖中草药,那个时节,刚好是挖紫地榆的最佳季节,紫地榆在当地叫隔消参,在当地有两种,一种白的,一种红的,红的雪山草甸随处可见,白的则需攀山越岭到雪山的深山里才有,很珍贵。每年到紫地榆采挖的季节,都会挖上些许,平时肠胃不舒服、水土不服拉肚子都会饮用,后来,自己去省城读书,每次开学,临走前,母亲总让我带着几根,也都派上用场,到现在,只要肠胃一有不适,便会泡几片泡水喝,效果不错。

家乡的三伏天,是种蔓菁的时节,它一般在冬季成熟,那个季节,正是食物匮乏的时候,在粮食匮乏的年代,它曾帮助穷苦的劳动人们度过严寒。记得小时候,家里都会中大片蔓菁,蔓菁长得快,三四个月,就可成熟,拔蔓菁可是费力活,大的蔓菁有四五斤重,小时候逞能,曾试着搬动它,却是砸脚的下场,收回来的蔓菁要存放于阴潮的地方,盖上玉米秸秆,不到一个月,蔓菁头上就会长出嫩芽,当地人叫它均余(jjuyuq),口感稍苦,不定期可以摘取,与肉和火腿同炒,也可用盐腌制后再食,既美味又营养。

纳西族对蔓菁有特殊的感情,小时候听奶奶讲,在奶奶的那个年代,秋冬青黄不接的时候,蔓菁要充当主食,放一少许油,煮炖充饥,到母亲年幼时,还延续这样的做法,小时候,家里煮蔓菁,已具备放大块肉或火腿的条件了,所以吃着更美味,把蔓菁切花,做成条状,挂在粮架上,晒干后存放,四季都可食用,但梅雨季节,保存不好,容易发霉。

关于纳西人对蔓菁特殊的感情,还有另一层原因。小时候听母亲讲过关于蔓菁与纳西族的故事。传说人类因触犯天条,天降洪灾,勤劳善良的纳西始祖崇仁丽恩受神指点,幸免于难,为繁衍后代的需要,到天上迎娶天女衬红褒白命,带着天父赠与其女的生产所需的嫁妆,来到人间,与此同时,两人偷偷的把蔓菁种存于指缝中带下来,天父视察人间时,发现只有天上才有的蔓菁已撒满人间,天父为惩罚其行为,诅咒蔓菁“重如石,煮后剩水”。接触东巴经典以后,我也曾在《创世纪》中,找到了蔓菁的源与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还是那座山,果园变成马路,湿地变成酒店,而我已长为大人的模样,但是归来还是往日那个喜欢与自然为伍的少年。

在外求学的日子,离开那片生我养我的故土,很多美好的乐趣只能留存于记忆中,那段穷得只剩快乐的日子,那段与自然为伍的时光,变成我日思夜想的事情,有时,我也会用文字来怀念它,偶尔也会出现在梦境里。我可能注定是要当“家乡宝”的。

读书毕业,我回到了日夜眷恋的家乡,开始深入接触纳西文化,了解东巴文化,比起说是自己的职业选择,更像是一种缘分,一种吸引力,它让我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民族。渐渐发现

自己从小培养的根深蒂固的生活和思维意识,其实就是纳西族世世代代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而自己从小培养的一言一行已深深烙上民族的印记。

关于自然,关于生活,我的故事还在继续,那些我曾经梦寐以求的生活开始慢慢找回,每日远观玉龙,近有亲人相伴,从事喜欢的事业,偶有闲暇,去附近的山里山外转转。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人,永远都是我灵魂的栖息地,治愈我的童年,指引我前行。※

编辑:创创东岚

审核:索南饶登

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anshegana.com/ysgxz/584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盐蛇干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